人工濕地對農業徑流污染物去除效果顯著,已成為控制農業徑流污染的有效措施。人工濕地對農藥的去除效率隨農藥類型的不同而差異較大:農藥的平均去除率,按農藥用途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按農藥化學結構分為擬除蟲菊酯類>有機磷類>三唑類>酰胺類>三嗪類>脲類;綜合考慮,潛流人工濕地在農藥去除方面的效果優于表面流人工濕地。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農藥理化性質、人工濕地工藝類型及運行參數、進水中農藥濃度、濕地植物等因素。

人工濕地中農藥的去除是物理、化學和生物綜合作用的結果,濕地基質、植物、微生物等要素緊密聯系,對農藥去除具有協同作用.以表面流人工濕地為例,農藥主要去除途徑如圖2所示。

農藥可以通過沉降、吸附、絮凝、沉淀、共沉淀、揮發等多種物理途徑從水體中去除,其中沉降和吸附為最主要的去除途徑.農藥通過沉降方式從水體中去除的過程即水相中農藥向濕地基質轉移的過程.在遷移過程中,農藥顆粒與水體中的顆粒有機物結合,產生物理沉降,得以部分去除,在富含顆粒有機物的污染水體中,沉降成為疏水性農藥去除的有效途徑.農藥分子與基質表面產生物理結合,或溶解態的農藥分子從水相中轉移到基質上與有機質結合,即發生了吸附。

一般而言,HRT越長,人工濕地對農藥的去除效果越好.然而,HRT過長會導致凈化效果的下降,如在種植蘆葦或寬葉香蒲的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及無植物對照組中,HRT從6d提高到8d,農藥啶酰菌胺、精異丙甲草胺、特丁津的去除率均略有下降.究其原因,HRT短農藥不能被有效降解,但HRT太長會導致污水的長時間滯留,并在濕地內部形成厭氧環境,不利于微生物的活動,阻礙農藥的生物降解。

農藥僅是農業徑流含有的污染物的一種,農業徑流中還含有大量的氮、磷營養鹽和無機鹽等常規污染物.常規污染物與農藥之間可能存在復雜的物理、化學作用,可能會對農藥的去除產生影響.建議今后的研究兼顧農藥去除和保證常規污染物去除效果,要特別關注不同污染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實現人工濕地對污染物最大程度的同步去除。以上就是今天國投盛世的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您有其它疑問可以直接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